家人们,咱都知道,家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病人时,护理床可太重要了!它能让病人舒服些,也能让照顾的人轻松点。可这护理床该咋选呢?好多人都稀里糊涂就买了,结果踩了一堆坑。今天咱就好好唠唠,选护理床时那些容易掉进去的大坑!
床越宽越好?大错特错!
不少老人睡惯了宽床,像 1.2 米甚至 1.5 米的。选护理床时,就想着也得宽点才得劲。但咱得明白,选护理床是为了方便老人,也让护理的人轻松啊!
之前有个李大爷,中风后行动不便,家人给他买了张超宽的护理床。想着宽敞点舒服,可没想到,李大爷手脚不利索,想挪到床边那叫一个费劲。照顾他的老伴儿,每次都得把身子使劲伸长,才能够到李大爷,没几天就累得腰酸背痛。
实际上,如果老人行动不便,长期依赖护理,床太宽真不是啥好事。一般来说,90 厘米的宽度就挺合适。这宽度既能保证老人睡得舒服,又方便护理人员照顾,多好呀!咱可别一门心思觉得床宽就好,最后折腾了自己,也没让老人舒坦。😔
护理床必须得有便孔?别傻啦!
好多人觉得,带便孔的护理床方便得很,老人在床上就能解决大小便问题。可真用起来,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咯!
先说说卫生问题。便孔开在床架上,老人一排便,排泄物就容易溅到床架缝隙里。我的天呐,清洁起来那叫一个麻烦!费老大力气都不一定能弄干净,还特别容易滋生细菌。就说王奶奶吧,家里给她买了带便孔的护理床。每次清理便孔周围,都得折腾好久。时间一长,床架缝隙里总有股怪味,可把照顾她的子女愁坏了。
使用起来也不轻松。长期卧床的老人,行动本就不方便。在床上排便,得靠别人帮忙脱裤子、对准便孔,排完还得收拾、清洁便盆。这一套流程下来,照顾的人累得不行,也没见得多省事。
舒适度也大打折扣。带便孔的护理床,床垫在便孔那得切割。床垫不仅变薄,还被切成好几块。老人睡在上面,硌得难受,能舒服才怪呢!这么看来,便孔功能真没想象中实用。咱可不能光图一时方便,买回来一堆麻烦事儿。🤦♀️
护理床功能越多越好?错啦!
好多华而不实的功能,平时根本用不上。其实日常护理,有这几个实用功能就够!
起背功能
这功能超实用!能帮老人坐起来。坐起来后,老人在床上吃饭、看电视、跟家人聊天都方便多了。就像张爷爷,以前只能躺着,吃饭得人喂还老呛着。有了起背功能,他能坐起来吃饭,吃得香还少呛食。起背角度一般 0 - 70 度,能满足各种需求。
老人躺久了,血液循环不畅。抬腿功能能把腿抬起来,舒展下肢。赵奶奶长期卧床,腿总水肿。用了带抬腿功能的护理床,定时抬腿,水肿改善不少。抬腿角度 0 - 40 度,让老人腿部放松。
整床升降
方便老人上下床,也让护理人员省力。以前护理人员给老人翻身、换床单得弯腰,时间长了腰受不了。有了整床升降,把床升到合适高度,护理人员不用辛苦弯腰,轻松多了。
倾斜功能(倾斜 + 坐姿)
老人看电视调整这个姿势,舒服极了。吃饱饭稍微倾斜,坐着也舒服,不压胃。
选护理床时,可别被花里胡哨的功能迷惑,实用才是关键!得按需选择,把钱花对地方。💪
家人们,选护理床是门技术活!避开这些误区,才能选到合适的,让老人住得舒服,咱照顾也轻松。以后有人选护理床,可别忘了今天说的这些!快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!🌟